第一部分做官的四项基本功

2019年9月2日Ctrl+D 收藏本站

关灯 直达底部

/*14*/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做官的四项基本功

有人说:如果你一无是处,那就去做官吧。确实,古今中外的政客们如果离开政坛,能够过得很好的恐怕不多,毕竟不是每个政客都能够像华盛顿一样在退休以后去做一个农场主。那么,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究竟凭什么能够做官呢?做官也肯定有做官的哲学。李宗吾的《厚黑学》可谓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官一场哲学演绎到了极致。脸皮够厚心够黑,你就可以去做官了。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啊!然而,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哲学”还行得通吗?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要选择仕途经济,那应该具备哪一些条件呢?

我想,首先还是应该具备一定的办事能力。《国画》里的朱怀镜虽然在其宦海沉浮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地方显示出他有什么过人的办事能力,但是,最初让他有可能在官一场施展拳脚的可不能离开他在大学里学过的财政方面的知识。

其次,走仕途这条道路需要具备比较开朗、外向的性格。一个木讷内向的人在官一场要想平步青云那绝对堪称一大奇迹!国外如此,中国更是如此。我大学时的一位师兄和一位师姐毕业时同时进入了湘潭市某行政机关工作。师姐大学时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的分数高得让人爬上去就会缺氧,曾经获得的奖学金如果换成硬币恐怕足以砸死一头年轻力壮的大黄牛。而师兄大学时成绩平平,其他方面也没有过人之处。所以,几乎所有老师都看好师姐而不看好师兄。可是两年以后,事实却给大家当初的预期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师兄混到了副科级干部,而师姐先被“流放”到机关下属的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后来索性被这家企业开除了。

我趁去那家机关单位毕业实一习一之机打听了此事,并从一位机关干部口中得到了事情的解释:师兄活泼开朗,能很快跟别人打成一片,在各种场所的言行举止都非常得体,而师姐不善言辞,与局里同事关系一直不冷不热,跟别人在一块的时候总是要别人先问一句她才答一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上级领导来视察了。

第三,为官之人必须有一定的城府。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点。心直口快的人,心里藏不住任何秘密的人,恐怕就算进了官一场也要处处碰壁的。

最后,政客应该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够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一场恐怕很容易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要知道干革命最怕的便是站错队啊。《国画》中的朱怀镜是市长皮德裘的心腹,一度扶摇直上官运亨通。后来,皮德裘在政治斗争中失败了,朱怀镜因为站错了队,自然成为了皮德裘的陪葬者。虽是小说,但也可谓是典型的前车之鉴。

看完这些之后,如果你仍然觉得自己喜欢从政并且确实比较适合从政,那就不妨尽早为自己积累资本。入一党一是重要的一步,但也并不是非入一党一不可。与其跟一百个人去竞争五个职位,还不如去跟一个人去竞争一个职位呢。对于热衷于从政的大学生来说,其中的道理应该一点就破吧。

另外,还可以积极地担任一些学生职务,既能锻炼工作能力,又能在履历表上增加筹码,还能通过学生会之类的平台拓展一交一际圈。对于从政来说,一交一际圈可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想去做官,可是你的性格与上面说的这些方面相去甚远,那我劝你最好还是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不过,我从来不曾有过为官的经历,也还没有加入这个行列的准备,所以上面这些文字在真正准备走入仕途的大学生眼中看来或许太不专业了。如果真的贻笑大方,我只能表示抱歉,并且以个人的名义对准备着去做官的大学生提出一点苍白的忠告:当你为官一任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你手中的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用血汗和泪水换来的,你拥有的每一项权力都牵动着劳苦大众的痛楚和呻吟。

学术:孤独并快乐着

从政之前需要审视自己选择仕途的动机,而走学术之路更是如此。大致说来,目前大学生选择留在学校做老师的往往包括如下一些类型:第一种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并能够享受学术本身必然带来的孤独乃至清贫;第二种是因为大学老师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在学校任教获得一个目前看来还摔不破的饭碗,这个饭碗比金饭碗差一点,但绝对比铁饭碗要好;第三种是因为以其自身条件比较难在校园之外谋求一个满意的工作,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继续呆在象牙塔里。